8月8日訊:三亞有發展游艇業的絕佳先天優勢。三亞東西兩河入海口處近50萬平方米的域區,是一流的天然避風港,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正常使用。眾多世界頂級游艇生產商考察認為,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建設一流游艇基地的選址。而且,作為全國最具盛名的熱帶濱海旅游度假勝地,三亞每年都接待約全國、全世界500萬各地游客,相當部分為極具消費潛力的高端游客。
據了解,目前,中國約有20家游艇俱樂部,大部分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和長三角地區,但受游艇政策和俱樂部的地理條件、規模限制等影響,作為一項奢侈消費項目,中國的游艇產業一直徘徊不前。
這種情況同樣在三亞也得到印證。在民間種種力量或明或暗的推動下,三亞的游艇產業已摸索了幾年時間,但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官方支持,游艇產業也始終沒有“浮出水面”。實際上,近兩年,三亞打上“游艇經濟”印記的符號越來越多:數十家企業擁有游艇、咨詢辦理私家游艇的人漸多、報名考取游艇駕照的也漸多、致力于服務游艇產業的船東協會成立了、地產商建造的海岸與河岸別墅都配有私家游艇碼頭、國際游艇巨頭也相中了三亞……
也許是受到民間力量的推動,也許是看中游艇產業的發展前景,三亞市“十一五”規劃明確指出:積極鼓勵發展私人游艇和企業會所,建設中國一流的游艇基地。三亞首次旗幟鮮明地亮出了“游艇”大旗。與其相配套的相對應措施是,要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,深度開發潛水、垂釣、沖浪、帆船、海底觀光和海上游三亞等旅游項目,開發建設高品位的海洋文化主題公園,大力發展海上旅游。
種種跡象表明,三亞即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游艇產業的“春天”。 |